当前位置:首页 > 更新文章 >
遥远的救世主18_吃饭的学问
发布日期:2022-10-03
原文如下:这顿饭显然是事先有所准备,在农家的待客习俗里已经是很高的规格,但是这顿饭吃的时间并不长,只半个小时就吃完了。饭桌上的每个人都知道,这顿饭吃了什么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通过这顿饭所传达出的某种信息。
 
说起吃喝,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社会都有很多讲究。总的来说,对吃饭特别重视,很多事情都是在饭桌上办成的,特别是在酒桌上完成的。当然,不能一概而论,南方和北方办事风格不同,处理事情也不一样,这跟文化差异有关系。但在北方地区,饭桌依然是说事谈事的重要场合。
 
请人办事,吃什么、哪里吃、怎么吃很重要。至于有多重要得看里面的关系。冯世杰在接待小丹她们时用的是农村的最高规格,说明他们对客人的重视,对这次饭局的重视,对本次吃饭所希望能起到作用的重视。
 
当大家都有心事的时候,吃什么就不重要了,因为心思压根就没在饭菜上面,都在想背后的事情;当大家都很熟悉的时候,吃什么也不重要,甚至谈什么都不重要,因为大家要的是开心而不是负担。所以吃饭问题一直是国人生活的一个大问题,这个问题躲不开绕不过。
 
传统的文化就是含蓄,很多可以直接说的事情,往往要喝多了或者在饭桌上隐晦的说出来,显得比较自然或者容易接受。其实,不管是哪种方式谈的不就是利益嘛,这种利益不是特指财富,而是指一切你希望得到的东西,包括一种精神上的享受。比如,和某人聊天很愉快,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,增长了见识,这些都是。
 
事先准备的东西太有目的性,不一定能够达到目的,但是往往不准备,可能就会一点希望都没有。但事实是,缘分到了,上天自有好生之德,善良之人必有好报,不忘初心、方得始终。
 

上一篇:《次第花开》读书解读:为苦苦,变苦,和行苦
下一篇:没有了

    |     教育新闻    |     政务公开    |     文件通知    |     专题报道    |     教育督导    |     教科教研    |     党建专栏    |     教师培训    |     考试招生    |     电教装备    |     校安工程    |     更新文章    |